• 联系电话:

    13616666536

  • 固定电话:

    0577-88655886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建设工程 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机构资质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4-09-02 阅读数: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管)委及有关部门,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局: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 57 号)(以下简称《办 法》)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建质规〔2023〕 1 号)(以下简 称《资质标准》) 印发以来,部分地方反映需就执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进一步 明确。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一、加强检测资质管理

     

    (一)关于鼓励合伙企业申请检测资质。依法设立的合伙企业申请检测资质 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通过告知承诺等方式,适当优化申请材料和审 批流程。在专项资质认定中,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同一注册人 员和技术人员可认定的专项资质数量不得超过 2 项;依法设立的合伙企业,同一 注册人员和技术人员可认定的专项资质数量不得超过 3 项。


    (二)关于检测资质增项。检测资质增项是指已取得专项资质的检测机构申    请其他专项资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适当优化检测资质增项申请材料, 并及时组织专家评审。批准后的增项资质有效期与已取得的资质证书有效期一致。

    (三)关于检测项目和检测参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结合地方实 际,在《资质标准》基础上,增加可选检测项目及可选检测参数,并明确办理程 序。检测参数对应多种检测方法的,  检测机构在申请检测资质时,可申请审查一 种或多种检测方法,并按照审查通过的检测方法开展检测业务。

    (四)关于检测机构合并和分立。检测机构合并、改制的,  可承继原检测资 质,但应申请重新核定资质。检测机构分立、重组的,  承继原检测资质的检测机 构,应申请重新核定资质;其他检测机构按首次申请资质办理。

    (五)关于检测经历认定。检测经历自首次取得检测资质之日起计算。已按 原资质标准取得专项资质的检测机构,申请重新核定该专项资质时,不考虑检测 经历。

    (六)关于检测资质证书电子证照。检测资质证书实行电子证照。省级住房 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通过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申请电子证照赋码,形 成全国统一的电子证照版式。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发挥电子证照在 惠企便民、检测行业监管等方面作用,加快推进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七)关于检测机构人员变更。检测机构人员变更影响其符合资质标准的, 应当在变更后 30 个工作日内向检测资质许可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


    资质重新核定申请。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电子证照等方式,  态核查检测机构人员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注册关系等情况。

    二、加强检测活动管理

     

    (一)关于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是指检测机 构与所检测建设工程相关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  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 和设备供应单位存在直接上下级关系,或存在可能直接影响检测机构公正性的经 济或其他利益关系等。如,参股、联营、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方控制等关系。

    (二)关于检测转包和违法分包。检测转包是指检测机构将资质证书范围内 承接的全部检测业务转让给个人或其他检测机构的行为。检测违法分包是指检测 机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资质证书范围内承接的部分检测项目或检测参数相关 检测业务分包给个人或其他检测机构的行为。但属于检测设备昂贵或使用率低的 个别可选参数相关检测业务,经委托方同意,可分包给其他具备资质条件的检测 机构。

    (三)关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检测机构跨省、自治区、 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应向检测业务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并确保检测能力满足检测活动要求。检测机构可通过合法租赁的方式,满足跨省、 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检测活动所需检测场所要求。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  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将备案信息上传至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  管信息平台。

    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联动,强化对检测机构跨省、自治区、 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监管,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自行政处罚


    决定书送达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通过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告知 检测资质许可地和违法行为发生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三、加强检测人员管理

     

    (一)关于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是指全面负责检测机构技  术工作的人员,承担检测方案等技术文件管理和审核等职责。质量负责人是指负  责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人员,承担全面监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等职责。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不得为同一人。

    (二)关于检测报告批准人。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或其授 权的签字人为检测报告批准人。授权的签字人应取得工程类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 职称,且应向检测资质许可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未经检测报告批 准人签署的检测报告无效。

    四、加强检测监督管理

     

    (一)关于动态核查。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测资质监管,  通过核查电子证照、“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定期对人员、仪器设备、检测场  所、质量保证体系等资质条件进行动态核查。发现不符合资质条件的,  检测资质  许可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督促其限期整改。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 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二)关于虚假检测处罚。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查  时,应对检测机构检测数据、检测报告等进行抽查,  发现存在出具虚假检测数据  或检测报告等违反《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应责令改正,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后不得延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检测人员


    存在出具虚假检测数据或虚假判定结论的,应责令改正,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县  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信用建设,严格信用管理,对存在虚假检测  行为的检测机构及人员依法实施信用惩戒。对屡犯不改、造成重大损失的检测机  构及人员,坚决依法依规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市场禁入措施,直至永久逐出市场。

    (三)关于评审专家管理。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检测资质评审 专家库,制定管理细则,组织实施专家评审,并加强专家评审过程监督。评审专 家应客观、公正,遵循回避原则,并对评审意见承担责任。

    为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新旧资质平稳过渡,新旧资质过渡期延长至 2024  10 月 31 日。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本地区实 施细则。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关于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有关 问题的通知》(建质〔2006〕25 号)同时废止。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4 年 7 月 26 


    地址:浙江省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奉江路38号2号车间一、二层   电话:0577-88655886 13616666536   邮箱:2103514383@qq.com

    版权所有©浙江顺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浙ICP备21021318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0302001143号